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陈伯海  汪炳祥 《海洋学报》1998,20(4):133-140
自Goda于1970年提出谱峰度参量Qp以来,迄今表征波群强度的因子己有十多种.对文中提及的较常用的11种因子即以后被称为现有波群因子,各作者都强调自己的优点,但何者为较好,直至目前尚无客观的评价.依据从三个测点获得的111组数据对现有波群因子予以检验,若某一因子在较短的记录长度内有连续三个值且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满足:(最大值减最小值)不大干0.005,则被称为稳定的波群因子;若这种因子又满足三个条件,即它在任一序数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在整条记录中出现的总次数最多和在整条记录的最初1280s内出现率最大,则被称为较佳波群因子.就检验的个例而言,(波高的)平均连长(L1)和波高与周期的相关系数[RHT(0)]就是这种因子.将这两个因子连结起来,今后称之为联合波群因子.因此,建议以此联合波群因子表征波群强度将会较前人采用的单因子的为好.  相似文献   
992.
辽宁油页岩资源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显良 《地质与资源》2005,14(2):143-145
油页岩是重要的有机矿产之一,辽宁省油页岩资源主要赋存于阜新县野马套海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和抚顺煤田的古近系古城子组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九佛堂组含油页岩4层,其中第Ⅲ油页岩层分布稳定,含油率较高.古近系古城子组为一套巨厚层油页岩,含油率高,储量大.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桩底地层超长桩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俊杰  朱俊高  魏松 《岩土力学》2005,26(2):328-331
超长桩在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以某超长桩基础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底地层对超长桩工作性能的影响。土体本构关系采用邓肯-张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模型,混凝土、岩石采用线弹性模型模拟,桩土界面采用有厚度的薄单元模拟。结果表明:桩底地层不同时,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承载性状仍属摩擦型桩;桩顶极限荷载不同,但桩身失稳时的极限沉降基本相同;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不同,但桩基失稳的原因都是桩侧土体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4.
王成  董倩 《岩土力学》2005,26(Z1):180-182
超长桩稳定性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桩侧土的弹性抗力为两部分:浅层土体抗力可采用m法的模式,深层土体抗力可采用常数法模式。运用瑞利-里兹法对超长桩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超长桩临界荷载公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桩的长度系数与桩长的关系,为工程中使用超长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土壤可蚀性模拟研究中的坡长选定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土壤可蚀性是评价土壤对侵蚀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参数,准确评价土壤可蚀性、建立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可蚀性K值库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室内模拟试验、野外模拟降雨试验资料和野外观测小区资料,计算了不同坡长小区的K值,并对坡长对K值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长较短时,土壤可蚀性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明显;坡长大于15 m时,K值相对趋于稳定,该结论为K值模拟研究中小区的坡长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利用1-Hz GPS数据反演2011年3月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通过理论波形图与观测波形图的拟合,以及ABIC准则的判定,反演得到滑移分布的稳定估计.结果表明:破裂集中在震源附近,并在震中以下30 km处达到最大位错量,约72 m,在岩手和福岛靠近海岸线处有两个较小的破裂区,断层的南半段破裂很小,同时也是余震最为密集的地方.整个破裂过程由3个破裂阶段组成,发震后断层从震源向周围缓慢破裂,在50~60 s破裂延伸至地表(海沟);60~90 s在震中下方迅速发生强烈破裂,形成了最大位错区,这一阶段主要是倾向上的双边破裂;90~120 s在断层最北西处和断层南半段发生较小破裂,整个破裂过程持续大约120 s.反演得到的地震矩为3.8×1022 Nm,相应的矩震级为MW 9.0.  相似文献   
997.
海滩养护已经成为全球基于自然(nature-based)海岸防护的主要手段,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全球强风区海岸海滩养护工程数量的增加,海滩养护对海岸风沙过程产生的一系列影响逐渐得到重视。海滩养护工程形成了新的海滩地貌形态,扩大了海滩风区、增加了风沙物源、提高了滩面高程、改变了滩面沉积物,海滩地貌和沉积物组分变化引起了风沙运动过程的变化,与自然海滩风沙过程相比,有其独特的过程和特征,已经成为海岸风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海滩养护影响下的风沙环境变化、风沙活动变化以及养护海滩对沙丘的影响等3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养护海滩风沙研究存在区域不平衡以及风沙过程的综合性影响和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并结合我国海滩养护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强风区养护海滩风沙运动规律、养护海滩风沙环境全要素的综合影响和风沙作用变化的模型评估等方面展望了我国养护海滩风沙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8.
城市避震救灾最优体系模型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越平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105-1110
传统GIS空间分析模型进行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方案规划时,未考虑疏散路径的当量长度,获取的避震救灾模型疏散效率较低。采用通行难度系数、次生灾害干扰系数、桥梁阻碍系数获取避震救灾疏散路径当量长度;通过目标函数获取避震救灾疏散路径当量长度的最小值,同时考虑避难场所的容纳量要求、清空避难场所固有人员、疏散距离小于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3个约束条件,设计新的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最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城市避震救灾疏散最优模型能够给出精确的疏散路径与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城市避震救灾疏散任务。  相似文献   
999.
该研究利用学术论文数据库筛选出中国鲤科鱼类游泳能力相关论文115篇,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旨在归纳和分析中国鲤科鱼类游泳能力并建立估算方法,可为正处于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过鱼设施流速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鱼类游泳速度与鱼体长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系列幂函数经验公式,可为游泳能力和过鱼设施研究及设计提供依据.(2)依据所得到的经验公式和协方差分析可知,喜流水型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广适型>喜静水型.根据该研究得到的经验公式并结合行业规范和文献资料,对正处于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过鱼设施流速设计的建议如下:西南地区以裂腹鱼成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过鱼设施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61~0.76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为1.28 m/s;长江中下游以四大家鱼成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76~0.93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为1.49 m/s,以四大家鱼幼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进鱼口吸引流速范围为0.42~0.62 m/s,通道内最高流速阈值可为0.82 m/s.  相似文献   
1000.
探究鱼类繁殖策略是了解鱼类种群动态的关键.通过对珠江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生殖周期、产卵时间、成熟期长度、生殖力类型和生殖力等方面进行研究,阐明在人类活动日益加强下,西江广东鲂的繁殖策略适应性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广东鲂个体平均体长245 mm,优势体长集中在260~280 mm,平均体重347 g,优势体重集中在320~480 g.用L 50逻辑斯谛回归方法推算广东鲂雌鱼和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244.5和232.2 mm.雌雄性比例为1.105∶1,且随着体长增加,雌雄性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广东鲂繁殖群体在产卵季节为48月,产卵高峰为6月初持续到7月上旬,产卵季节内广东鲂鱼苗的密度与径流量显著相关.广东鲂绝对繁殖力平均为73069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118.7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均呈正相关.广东鲂繁殖群体性腺成熟系数与性腺重、肥满度以及体重密切相关.广东鲂种群繁殖策略在人类活动加剧影响下呈现出适应性变化:初次性成熟体长变小,绝对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